蜀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蜀道作为中国古代交通遗存,跨越千年历史,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促进国内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并成为丝绸之路在西南方向的重要延伸 [2][3] - 与西方罗马道路不同,中国道路网络在朝代更迭中不断修缮,延续两千多年,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全国性道路网络的发达表示惊叹 [3] - 蜀道不仅保存完好的石板路和古树名木,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8][9] 蜀道的跨文化传播 - 贾和普通过《剑门古蜀道行走记》向西方介绍蜀道的独特魅力,书中注重历史深度与文化普及的平衡,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生活内容 [5] - 书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提示文化遗产传播需与时俱进,善用虚拟现实技术、纪录片和互动平台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6] - 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蜀道文化走向世界,为其保护传承引入新理念与资源,进一步推动蜀道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6] 蜀道的现代启示 - 从"蜀道难"到"蜀道美"的转变,反映了现代交通技术发展和旅游设施完善,以及中国人对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提升 [8] - 蜀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建设智慧的结晶,其修建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现代游客徒步其上仍能感受到古人开山凿石的巨大挑战 [8] - 蜀道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连通性,与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不谋而合,促进了物质交流、文化传播和文明互鉴 [9][10] 蜀道的保护与发展 - 蜀道修缮与维护秉持"修旧如旧"原则,警惕过度商业化和不当开发对文化遗产的损害,保留历史风貌 [6] - 剑门关、广元、阆中和昭化等地历史遗址恢复原貌,损毁石板路得到修复,增设卫生间、停车场、路标和长椅等现代设施 [10] - 蜀道以崭新姿态向外界讲述中国故事,搭建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新平台 [10]
美国作家贾和普:千年蜀道是文明互鉴“活化石”
中国新闻网·2025-06-1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