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汉学研究遇上人工智能(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2025-06-12 06:50

人工智能在汉学研究中的应用 - AI能完成翻译、文本撰写、数据可视化及视频制作等基础工作,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无法发现的模式、趋势和联系 [2] - 德国研究小组利用图表检测模型分析《几何原本》中文版的跨文化演变过程,展现AI在中国数学史和跨文化知识可视化领域的潜力 [2] - 大语言模型可处理"不确定类别""流动概念""模糊关联",辅助识别中国传统诗歌模式并追踪关键词语义演变 [3] - AI在古汉语语义消歧、跨文本关联挖掘中具有突破性,但需融合历史社会学方法避免技术简化主义 [3] - 基于AI的智能辅导系统可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突破传统大班教学的局限性 [4] 汉学研究的青年人才培养 - 新一代汉学家需掌握AI工具及精准"理解中国"所需的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 [5][6] - "新汉学计划"已支持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0名汉学博士生,推动青年人才成长 [7] - 中国教育部将深入实施"新汉学计划",创新举办世界汉学大会,培养新一代青年汉学家 [7] - 青年汉学家在AI赋能的时代中展现出跨学科研究能力,如从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视角探讨AI对文明对话的影响 [5][6] 汉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 AI技术将深刻变革汉学研究,但人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需培养学生精准理解问题的能力 [8][9] - 汉学研究需整合多学科方法(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字人文等)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10] - 中国式现代化为汉学研究开辟新空间,需推动数字化赋能并坚守人文精神 [11] - 汉学家应作为文明交流的桥梁,通过学术实践化解偏见、促进跨文化互鉴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