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如何踢出长三角文体旅嘉年华?
中国新闻网·2025-06-12 09:33
赛事热度与现象级传播 -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自5月10日开赛后迅速"破圈",成为现象级体育IP,吸引大量观众抢票观赛,如杭州"00后"张子铭抢购无锡对阵常州球票 [1] - 赛事通过城市对决主题(如徐州vs宿迁"楚汉之争"、南京vs无锡"盐水鸭VS水蜜桃")制造趣味话题,线上线下讨论热度高涨 [1][3] - 社交媒体上网友二次创作形成滚雪球传播效应,如"太湖三霸变太湖三傻"等梗,将地域文化转化为现代化IP符号 [4] 赛事设计与运营策略 - 采用"地缘身份+草根叙事"模式:以城市为单位组队,要求球员具备本地户籍或学籍,65%参赛者为快递员、教师等普通从业者,仅限3名专业球员 [3] - 依托长三角经济文化底蕴,13个参赛城市均为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形成"散装江苏"个性与良性竞争生态 [3] - 文体旅部门联动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如常州推"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特产销量翻倍,盐城凭球票免费领鸡蛋饼吸引上万游客 [5] 区域经济与消费联动 - 长三角发达交通网络(如高铁)使观赛从"专程消费"变为"日常休闲",契合"Z世代""微度假"需求 [5] - 跨城观赛产生"一人观赛,全家旅游"乘数效应,激活餐饮、特产等消费链条 [5] - 专家建议探索"文旅一卡通"跨省通用机制,开发历史IP联动跨省CP,打造"月月有赛事、城城有互动"的文体旅新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