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宜宾学院以“平实之心”做实做细就业工作丨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
四川日报·2025-06-12 10:52
就业成果 - 宜宾学院三年来有求职意愿的重点群体毕业生100%落实毕业去向,毕业去向落实率实现高位逐年增长,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 [1] - 宜宾市三年来共招引本科及以上人才近6万名,近万名在宜高校毕业生留在宜宾就业 [1] - 学校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200场左右,每年提供岗位2万多个 [5] 就业指导与课程改革 - 宜宾学院将"平实之心"纳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32课时的就业指导课被纳入学分考核 [3] - 学校为大一新生提供成长记录手册,帮助学生从进校起规划职业生涯 [3] - 通过专题交流分享会、视频直播、校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就业观 [3] 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 - 宜宾学院新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3个本科专业,并成立川茶学院、竹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 [6][7] -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课程改革、实习实践、订单式培养,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7] - 与川茶集团共建精制川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组建跨学科校企联合研究团队 [7] 国际化与区域服务 - 宜宾学院建立老挝琅南塔校区,与16个国家的30余所大学和教育部门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7] - 学校出台服务宜宾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成立"宜宾学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提供博士专家服务团"定制化"服务 [7] 重点群体帮扶 - 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学校提供单位推荐、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一对一指导 [6]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母光华在学院帮助下被重庆某公司录用 [6] - 学校对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关注持续至毕业后,保持长期联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