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宋韵风华,皇城烟火“双面绣”——杭城街巷的宋韵现代化表达
杭州日报·2025-06-12 11:04

德寿宫文化地标建设 - 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通过4500平方米露天遗址展示和现代化技术(防水+黑屋+控温控湿)实现南方潮湿地区罕见保护[6][7] - 建筑复原参考《营造法式》及宋画资料,主殿鸱吻样式修改数十稿,宫门采用《中兴瑞应图》"断砌造"形式[7][8] - 数字化展示包含10余处打卡点,采用裸眼3D、AR/VR技术,重华殿通过3D投影还原建造过程[9] - 开馆两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公众号粉丝80万,网络曝光量超亿级[9] - 文创开发推出宋画咖啡(《瑞鹤图》《千里江山图》主题),举办阿玛尼香氛展等时尚活动[9][10] 二十三坊巷市井文化 - 大马弄长230米宽5米,保留南宋马军司历史痕迹,聚集蒋师傅酥鱼等30+市井美食[12] - 晓霞弄改造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还原"晓霞晨曦"景观作为二十三坊巷文化样板[13] - 中山南路宋代屏风墙实现"双面绣"景观:外侧德寿宫庄严,内侧坊巷烟火气[12][13] 大井巷艺术生态圈 - 珎伝岚庐美术馆举办"春花古巷"展,展出乾隆繁花古彩摇铃尊等300+件古器物[14] - 此时艺术空间在百年青砖建筑内开展竹编插花等互动活动,日均接待游客150+人次[15] - 上城区出台扶持政策推动"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项目,联动江南锡器博物馆等6家场馆[15] 宋韵文旅产业整合 - 上城区串联德寿宫、大马弄、大井巷形成"都市休闲核",年举办主题活动50+场[15][16] - 差异化定位吸引目标客群:德寿宫侧重历史、大井巷主打艺术、大马弄聚焦美食[16] - 通过数字技术(3D互动装置)与实体空间结合,实现"漫步一日尽享千年"体验[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