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申请与历史 - 长风药业于2024年6月11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递交港股招股书但6个月后失效,此前两次冲击A股科创板均失败(2021年2月和2023年6月)[1][3] - 科创板撤回原因涉及2020-2022年持续亏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及仿制药研发要求等问题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9亿元(+59.3% YoY)、5.56亿元(+9.3% YoY)、6.08亿元 [3][4] - 同期净利润从-4939.9万元扭亏为3172.6万元,2024年回落至2108.8万元 [3][4] - 毛利率持续提升:76.6%(2022年)→82.2%(2023年)[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三年累计5.94亿元,2024年达2.36亿元 [9] 产品结构 - 吸入产品CF017贡献超94%收入:96.2%(2022年)→98.4%(2023年)→94.5%(2024年)[4][6] - CF017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系公司首个获批产品 [4] - 其他产品占比不足6%,包括过敏性鼻炎用药CF018(2023年占比0.2%)[6]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07亿元、1.33亿元(+24.3% YoY)、1.22亿元(-8.3% YoY)[4][9] - 2024年研发费用下降主因GW013设备第三方服务完成,测试费减少1490万元 [9] 销售模式与客户 - 经销商渠道贡献98.8%(2022年)→99.5%(2023年)→99.3%(2024年)的销售收入 [7] - 五大客户集中度达60.2%(2022年)→69.4%(2023年)→66.4%(2024年)[8]
两次冲A未果,长风药业身患“单品依赖症”转战港股!销售费用逐年增长
深圳商报·2025-06-12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