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超40%、全球超25%,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3] - 长三角聚集了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奇瑞控股、江淮汽车、悦达起亚等传统整车龙头,以及蔚来、零跑、特斯拉中国等新势力领跑者 [3] - 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产值约占全国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 [3] - 长三角已构建起覆盖"整车—电池—芯片—零部件"的完整汽车生态链,链上企业超过1万家 [3] - 长三角形成"4小时汽车产业圈",整车厂能在4小时车程内获得全部配套零部件供应 [4]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亿创特首创的柔性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可使新能源电池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安全性能提升3-5倍 [3] - 蜂巢能源与恩捷股份、贝特瑞、当升科技、海目星激光等零部件相关企业构成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能实现当天响应、当天送达 [3] - 长三角形成"上海研发+苏浙皖制造+全球市场"的立体化产业格局 [5] 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3% [6] - 2025年1-5月汽车出口量达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大增64.6% [6] - 2025年1-5月整车出口前十的车企中,长三角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7] - 2024年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达1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 [7] - 2025年1-4月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累计3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 [7] 企业海外布局 - 威唐工业、三花智控、旭升集团、国轩高科、新泉股份等数十家零部件企业已在美国、墨西哥、斯洛伐克等国建成投产 [8] - 拓普集团、松原股份、合兴股份、卡倍亿、嵘泰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已公告计划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9] - 零部件企业出海建厂潜在订单充足,凭借"高效管理+自动化生产+成本低+响应快速"等组合优势,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9] 集群出海战略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将集技术交流、采购对接、标准互认、售后服务、渠道建设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11][12] - 出海基地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落成中亚合作中心,目标市场覆盖中亚、里海沿岸、中东欧等23国 [12] - 集群出海模式将系统解决单个企业出海面临的信息割裂、物流不畅、信任成本高等痛点 [12] - 中国汽车工业将依托"集群出海"的力量,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从"制造输出"向"价值输出"加速迈进 [13]
汽车视点 |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出海!长三角探索汽车出海新范式
新华财经·2025-06-12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