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人民日报·2025-06-12 17:18
据了解,目前我国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有些濒危植物适合在特殊生境生存,人工繁育有助于解决特殊地区缺少绿化树种的问题。如金沙江河谷 的云南梧桐,耐旱、耐贫瘠,如果实现批量人工扩繁,能成为干热河谷地区绿化重要树种。科学家已经 在干旱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小规模栽培研究其应用效果。同时,作为本土树种,云南梧桐不仅可用 来绿化,还能为动物提供庇护,其果子还可以作为松鼠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濒危植物虽然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这些植物不再"濒危"。银杏、水杉野 外分布范围有限,野生种群数量很少,遗传多样性匮乏。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或者传染性病害等,它们就 可能面临灭绝风险。因此,国家将濒危植物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对其野生种群加以保护,既可以保护濒 危植物本身,也能保护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红豆杉、银杏、水杉都属于濒危植物。也许有人会问,小区里的红豆杉、路边种的银杏、湖畔的水 杉……既然是濒危植物,为何比较常见?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 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们的野生种群或者自然条件下的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