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年古运河 扬波新时代 ——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与启示
人民日报·2025-06-13 06:02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 - 江苏扬州三湾片区从工业区转型为生态文化公园,搬迁89家企业包括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扬农集团,放弃1500亩商品住宅开发转为文化展示用地,追加30亿元建设投入[2][3][4] - 江苏省成立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母基金规模20亿元,形成"1母基金+11区域子基金+9行业子基金"体系,支持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6] - 京杭运河苏北段年货运量达5亿吨(莱茵河2倍),江苏段常年有2万艘船舶航行,水运能耗仅为公路1/10,推进2000吨级航道升级工程[13] 文化IP开发与产业融合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开放后累计接待超1000万人次,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带动当地旅游从瘦西湖等传统景点向新地标转移[8] - 苏州系统提升"运河十景"文化地标,包括虎丘塔灯光秀、枫桥夜泊实景演绎等项目,串联9个古典园林和6项非遗[14][15] - 运河题材电视剧《北上》央视收视峰值达3.5367%,通过三代人命运折射运河文化当代价值,推动IP影视化开发[9][10] 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 - 扬州投资30多亿元完成671户居民搬迁,将农药厂等污染企业关停,湿地公园面积从规划1500亩扩展至3000亩[4] - 常州整理39处工业遗产建成大运河工业展览馆,无锡打造滨水空间并举办毕加索亚洲首展,形成文化体验新场景[15] - 运河沿线建成宿迁皂河龙运城、徐州窑湾古镇等项目,通过微改造保留历史街区原貌,创造复合型公共空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