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办不成事”窗口遇冷(纵横)
人民日报·2025-06-13 06:10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办不成事"窗口遇冷现象反映出政务效能的显著提升,该窗口曾是解决群众办事难题的创新举措和"绿色通道"[1] - 窗口冷清背后是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员干部"履职清单",通过打通数据孤岛、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系统性解决问题[1] - 跨部门协作机制完善是效能提升关键,通过"发现受理-精准推送-协同办理-跟踪督办"闭环系统和考核挂钩制度解决推诿扯皮问题[2] 政务改革具体措施 - 针对材料缺失问题,采取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数据孤岛的措施[1] - 针对流程繁琐问题,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 - 针对政策执行僵化问题,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升政策理解能力[1] - 在不动产登记等跨部门业务中实现税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 政务服务机制创新 - 建立全链条闭环处理机制,系统自动触发诉求处理流程并对超期事项亮红灯预警[2] - 将处理效率与办事大厅考核直接挂钩形成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2] - 保留"办不成事"窗口作为托底保障机制,持续关注群众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