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市产业体系与政策 - 南充市以"工业立市"为核心战略,构建"3+2+3"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以及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 [1][15] - 2024年工业增加值达485.8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7] - 通过"链长制"和县长直管工业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设立8个产业链专班,落地永盈新材料等百亿级项目 [1][15] 支柱产业发展 - 汽车汽配产业:吉利商用车新能源整车年产能突破5万台,带动形成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 [22][24] - 化工轻纺产业:总投资330亿元的永盈新材料项目一期A线即将投产,形成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等四大细分领域集群 [15] - 食品医药产业:西充县重点发展有机食品,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 [20] 新兴产业突破 - 电子信息产业:前三季度产值增长48%,南充三环电子光纤陶瓷插芯全球市占率超70% [16][24]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前三季度产值增长27%,中科九微半导体真空设备打破国外垄断 [16][22] - 2024年新签约新兴产业重点项目45个,协议总投资251.1亿元 [7] 未来产业布局 - 低空经济:签约中科宇航等项目,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和地面基础设施体系 [12][16] - 氢能产业:建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基地,出台9项专项支持政策 [12][22] - 人工智能产业:商汤科技落地AI视觉识别系统,规划到2027年建成区域示范应用场景 [12][24] 产业空间规划 - 形成"一心多极两带三区"空间格局,主城区和临江新区为核心增长极 [18] - 嘉陵区重点发展汽车汽配(嘉陵汽车产业园),高坪区聚焦航空港经开区,顺庆区打造电子信息高地 [20] - 县域差异化布局:南部县发展真空装备,阆中市培育文旅康养等9个特色集群 [21]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政策,目标2026年产值突破450亿元,整车年产20万辆 [12] - 制定低空经济中长期规划,提出强链延链、基础设施等8项任务 [12] - 对人工智能产业提供算力服务补贴、创新平台建设等8类支持 [12] 技术创新与转型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0户,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5% [9] - 实施185个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352亿元,推动"智改数转" [7][26] - 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户,形成创新型企业梯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