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上新台阶|说起这件事,大湾区的“追星族”嘴角就压不住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6-13 16:12
大湾区演艺市场发展 - 广东省2023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次达546场 票房收入近40亿元 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1] - 广州2024年前4个月演出审批量超1000宗 被誉为"中国演唱会第一城" [1] - 澳门提出打造"演艺之都"战略 "白天游景点 晚上看演出"成为当地旅游新标配 [1] - 东莞2023年通过音乐节尝到人气红利 2024年继续加码引进超级草莓音乐节 [1] - 深圳龙岗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演艺IP产业高地"目标 [1] 演艺产业协同模式 - "香港创作+内地制作+湾区市场"新模式打破传统地域限制 激活湾区观众港乐DNA [5] - 香港音乐人邓智伟观察到粤语歌在内地演出能引发全场大合唱 显示市场接受度 [5] - 大湾区1.5亿常住人口为演出市场提供基本盘 跨区域人流加速形成规模效应 [5]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及深中通道等基建提升跨境观演便利性 [5] - 大湾区"一程多站"出行模式使观众可一次性体验多场演唱会 [5] - 广东省出台《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打造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目标 [11] - 政策明确盘活闲置厂房和商业综合体 规划建设沉浸式演艺新空间 [11] 城市竞争与产业联动 - 广州 深圳 佛山 香港 澳门等城市竞相提升观演体验和交通便利性以吸引流量 [8] - 政策红利与产业链协同推动演艺产业向大湾区聚集 形成市场保障效应 [8] - 演艺市场活力成为大湾区城市烟火气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