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强生公司宣布其双靶向CD19/CD20 CAR T细胞疗法JNJ-4496在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中显示出75-80%的完全缓解率(CRR)和良好的安全性[1] - JNJ-4496通过同时靶向CD19和CD20抗原的设计,结合4-1BB共刺激域,旨在增强结合强度和持久性,可能解决复发或难治性疾病的常见耐药机制[1] - 该疗法针对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目前仅有约40%患者通过现有单靶向CD19 CAR T疗法获得长期缓解[2] 临床数据 - 在推荐2期剂量(RP2D)组(75百万CAR+ T细胞)的22例可评估患者中: - 接受过1线治疗的患者(n=10)客观缓解率(ORR)达100%,完全缓解率(CRR)80%(95%CI 69-100)[2] - 接受≥2线治疗的患者(n=12)ORR为92%,CRR为75%(95%CI 62-100)[2] - 安全性方面(n=25): - 未观察到3/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2例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1例1级和1例3级) - 84%患者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最常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2%)[2] 疾病背景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全球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约40%,每年新增约15万例[3][10] - 尽管部分患者对初始治疗有反应,但高达40%会复发或难治[3] - 该疾病起源于淋巴系统,恶性B细胞在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快速增殖并扩散,细胞体积大于正常B细胞[3] 研发进展 - JNJ-4496(原C-CAR039)是与AbelZeta公司合作的下一代CAR T疗法,基于2023年达成的全球许可协议(大中华区除外)[2] - 中国已开展C-CAR039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为LBCL)的1期研究[9] - 全球临床研究数据将在2025年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6月17-21日)展示[2] 公司动态 - 强生通过创新医药和医疗器械业务,致力于开发预防、治疗和治愈复杂疾病的解决方案[4] - 该研究体现了公司在B细胞恶性肿瘤领域十余年的研发投入,旨在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