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不是真的“爆”(唠“科”)
人民日报·2025-06-14 06:01
地磁暴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 地磁暴是太阳高能粒子轰击地球磁场导致的地磁场快速变化现象,并非物理爆炸[1] - 太阳黑子爆发时释放的粒子速度可达每秒数百至上千公里,携带太阳磁场能量冲击地球[1] - 地磁场变化量级为纳特级,强度低于家用磁铁,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1] 地磁暴的影响范围 - 改变地球高层大气粒子状态,影响电离层和热层结构[2] - 干扰卫星运行、星地通信及导航定位系统[2] - 产生极光现象,例如2025年6月初在我国多地观测到的极光秀[2] 地磁暴监测与预报技术 - 通过卫星和地面望远镜组成的立体监测网24小时跟踪太阳活动[3]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耀斑爆发8分钟内即获取位置和强度数据[3] - 预报需综合太阳物质传输速度、磁场参数及1.5亿公里行星际空间数据[3] - 采用人工经验结合数值模拟技术,2025年6月1-3日地磁暴预报准确[3] 中国空间监测能力建设 - 风云、羲和、夸父系列卫星实现空间太阳观测数据自主可控[4] - 监测体系显著提升空间天气事件(如地磁暴)预报精度[4] - 极光预报需结合地磁暴数据与地理天气条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