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需警惕 梅雨季这种疾病高发
央视新闻·2025-06-14 09:23

梅雨季健康风险 - 梅雨季潮湿环境增加家居地面湿滑风险 尤其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构成腰椎压缩性骨折隐患 [1][2] - 潮湿导致地面湿滑可能成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诱因 该病症在梅雨季骨科就诊量显著上升 [2] 腰椎压缩性骨折病理机制 - 脊柱椎骨因骨质疏松在垂直外力作用下发生楔形压缩变形 表现为椎体前方高度明显降低 [5] - 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结构破坏 导致骨骼脆性增加 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 [9] - 腰椎因承受上半身重力且活动灵活 椎体前方压力集中 更易发生压缩性变形 [10] 高危人群特征 - 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失衡 绝经后10年内骨量流失最严重 骨折风险激增 [8] - 65岁以上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为骨质疏松高发群体 需优先进行骨密度筛查 [20] 保守治疗方案 - 椎体高度丢失<1/3且无神经损伤症状者可选择卧床1-2个月 配合支具固定及药物止痛 [13][14] - 硬性支具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 持续至少3个月以维持椎体稳定 软硬支具疗效无显著差异 [15][16] - 必须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每日补充钙剂1000-1200mg+维生素D800-1200IU作为基础疗法 [16] 手术治疗适应症 - 椎体强化术适用于疼痛剧烈或不宜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 可快速恢复椎体高度并缩短50%康复周期 [18] - 术后仍需终身抗骨质疏松治疗 否则其他椎体再骨折风险仍高达30%-50% [19] 骨质疏松预防体系 - 需保证每日钙+维生素D摄入 结合负重运动(快走/慢跑)及核心肌群训练提升骨密度 [21] - 家居防跌倒措施包括地面防滑处理 穿防滑鞋 改善照明 停用影响平衡的药物等 [21] - 骨质疏松需终身管理 每6-12个月需复查骨密度并调整治疗方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