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丨三湘四水间,文化遗产何以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2025-06-14 11:32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场城市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 [1] - 湖南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史前遗址、革命文物、传统村落等重要特色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 [1] 高庙遗址的考古发现 - 高庙遗址发现了7400年前的稻谷粒,是湘西地区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存 [2] - 高庙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丰富多彩的艺术图像等,构建了沅水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谱系 [2] - 高庙遗址博物馆收录了遗址地前三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展出240余件文物和标本 [2] - 高庙遗址年前完成了第四次考古发掘,文物"家底"更殷实了,整理和研究工作正推进中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老司城遗址作为中国土司遗产的一部分,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 - 老司城遗址原居民和原遗址共生,160余人在保洁、保安、船工、讲解等岗位上就业 [5] - 洪江市黔阳古城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仍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打造出非遗街区 [7] - 长沙西园北里文化街区优先保护文物点以及周边历史风貌,成为长沙文旅消费新地标 [7]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 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寻长沙》通过全息投影、数字交互等前沿技术,将长沙窑瓷器、楚汉漆器等馆藏文物活化于舞台 [8] - 湖南博物院发布"数字汉生活"项目核心成果,包括"马王堆AI时空漫游"和"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 [10] - 长沙博物馆"她从长安来"展览打造"五个一"展演模式,配合VR虚拟重现、三维动画复原等技术,展期内共吸引105万人次参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