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观察:山间工坊诠释共富路上“一个都不少”
中国新闻网·2025-06-14 14:06
共富工坊模式 - 浙江庆元通过"共富工坊"模式将乡村闲置资源、剩余劳动力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推动共同富裕[1] - 该模式在庆元已建设18家来料加工式工坊,带动1600余名民众就近就业[3] - 工坊特点包括门槛低、灵活性强,适合特殊群体如陪读妈妈、残疾妇女、老人等实现"融入式、共富式"发展[2][3] 来料加工经济 - 来料加工成为解决搬迁民众就业增收难题的有效途径,庆元同心社区通过该模式促进680余名特殊群体就业[2] - 工坊与当地十几家企业合作承接简单手工活,采取计件工资制,实现工作与家庭照顾双赢[2] - 当地成立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基金和慈善基金平台,开展共富结对和慈善公益活动[3] 农产品电商转型 - 庆元青年企业家通过电商直播改变传统香菇销售模式,创建香信谷"共富工坊"直接或间接帮助200余位村民就业[4] - 电商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价格与100多位菇农签订包销协议,复购率达30%[5] - 工坊教授农户选品、质量把控和直播推广技能,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4][5] 特色农业开发 - 甜桔柚"共富工坊"采用"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企业+合作社"运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果园管理、文旅开发等举措促进增收[5][6] - 采摘季雇佣50-60位村民,并帮助周边散户销售鲜果,同时邀请专家开展种植技能培训[6] 残障人士就业支持 - 庆元建立7个"残疾人之家+来料加工点"模式工坊,帮助百余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每年发放工资300多万元,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7][8] - 工坊提供轻强度手工岗位及娱乐、康复设施,促进残障人士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7] - 残障人士从最初不敢讲话到逐渐建立自信,生活状态明显改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