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港股估值分析 - 央企港股估值处于极低位置,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的H股PE(TTM)均小于4倍,PB(MRQ)均小于0.4倍 [2] - A/H股平均价差为86%,显著高于所有两地上市公司平均价差73%,其中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A/H价差超过100% [2] - 7家建筑央企H股平均股息率(TTM)为5.16%,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股息率均高于5% [2] 长期资金配置优势 - 内地机构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可免征最高25%的红利税,税收优惠显著提升长期持股吸引力 [4] - 监管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绩稳健、股息率高、市值大的标的将成为重点配置对象 [4] - 建筑央企港股因极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对保险等长周期资金配置性价比凸显 [1][4] 财政政策与基建展望 - 2025年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6479亿元,同比多460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37%;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16835亿元,完成84%目标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4340亿元,后续仍有20-50年期国债待发行 [10] - 下半年可能扩大赤字、专项债等财政工具额度,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央企债券等"准财政"工具有望发力 [5] 建筑央企业绩预测 - 2024年建筑央企营收与业绩分别同比下降3%/12%,Q2-Q4单季业绩降幅达15%-17%,低基数效应将推动2025年下半年业绩边际改善 [8] - 专项债等资金加速投放将推动基建实物工作量落地,带动建筑央企收入提速 [8] - 建筑央企减少承接PPP等垫资项目,2024年投资性现金流流出规模收缩,自由现金流边际好转 [13] 市值管理举措 - 央国企已制定市值管理方案,将通过并购重组、分红提升、增持回购等方式推动估值回升 [13] - 建筑央企强化ROE及现金流考核,减少PPP等资本开支项目,优化投资结构 [13] - "一利五率"考核引导下,经营质量提升将驱动估值修复 [13]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交通建设PB 0.29X,2025E股息率6.4%;中石化炼化工程PB 0.79X,股息率7.1% [14][15] - 中国铁建PB 0.25X,股息率5.8%;中国中铁PB 0.27X,股息率5.3% [14][15] - 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PB分别为0.29X/0.38X,2025E股息率均为4.3%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