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便民不止于“碰一下”(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2025-06-16 05:51

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 - 天津市308个派出所上线NFC感应取号系统,实现身份自动识别和快速排队[1] - 北京公园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2] - 杭州"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缓解拥堵[2] 政策支持与地方实践 - 国家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2] - 深圳体育中心建设装配式智慧公厕,实现状态实时监测和"潮汐厕位"设计[2] - 南通推出"通停通付"智慧停车系统,支持无感支付和快速离场[2] 智能化设施运维挑战 - 部分智能设施存在设备失灵、报修不畅等问题影响使用[3] - 需要解决资金投入多元化、人员专业化、运维常态化等难题[3] - 需公共部门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维护[3] 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 - 公共服务智能化涵盖取号系统、公厕、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3] - 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推动智能设施在更多领域应用[3] - 智能化升级有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