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意境在园林里流淌(新语)
人民日报·2025-06-16 06:11

楹联寄托园林的文化渊源,体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淡泊明志的情思。苏州沧浪亭的"清风明月本无 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充满情趣和意境。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的楹联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 房山",夏日美景、荷花绽放,具有视觉上的"包围感"。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楹联更长:"风风雨雨暖 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28个叠字将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予以展现。 品读文字,能更深入理解园林所传达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背后的审美标准,在我们学习说话、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形成,流淌在文化血脉之 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创作模式,和西方花园追求几何对称的平面布局完全不同。中国园林采用 蜿蜒的小径、错落的亭台构建起含蓄的东方意境。透过漏窗框取的半幅竹影,恰似文人画中的留白, 将"不全之全"的美学智慧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遵循以园林仿画作的造园理念的结果,也是由中国人看 待世界的哲学思维高度决定的。 园林既是避世的桃源,也是入世的隐喻,每一处景观都是道德人格的物化表达。现代人对"诗意栖居"的 渴望依然不减,人们用混凝土模仿太湖石的褶皱,将数字投影技术融入水景,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 转化为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