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前5月新增社融18.63万亿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持续增强
长江商报·2025-06-16 08:40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 - 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18 63万亿元 同比多增3 83万亿元 [1][2]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升至426 16万亿元 同比增长8 7% [1] - 新增社融主要由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驱动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 38万亿元 同比多增1123亿元 占比超五成 [2] 人民币贷款结构 - 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 68万亿元 月末余额达266 32万亿元 同比增长7 1% [2] - 住户贷款净增5724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2624亿元 [2] - 企(事)业单位贷款净增9 8万亿元 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双轮驱动 票据融资增量3645亿元 [2] 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融资 - 前五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 31万亿元 同比多增3 81万亿元 地方专项债加快落地带动基建投资 [2][3] - 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 同比少2884亿元 呈现阶段性回调 [3]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 前五个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规模达1504亿元 同比多增444亿元 5月末余额11 87万亿元 同比增长2 9% [1][4] -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融资活跃度提升 支持硬科技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4] -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43亿元 同比多增1662亿元 反映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回升 [4] 存量结构与货币供应 - 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融存量比重61 7%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政府债券余额占比提升至20 5% [5] - 外币贷款余额5394亿美元 同比下降16 3% 前五个月减少27亿美元 企业去美元化趋势明显 [5] - 5月末M2余额325 78万亿元 同比增长7 9% M1余额108 91万亿元 同比增长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