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挑战 - 春节档后多个重要档期票房不及去年,突破5亿元新片稀少,10亿元票房更成奢谈 [1] - 2025年国产电影市场中3年前开机项目占比高达50%,1年内开机项目趋近于0%,对比2019-2024年占比严重下滑 [3] - 行业普遍面临资金问题,片方在100元票房收入中仅分得33元,扣除宣发成本后净分成比例约33% [3][4] - 近十多年来行业持续亏损,年亏损可能达上百亿元,大片拍摄中资金链断裂现象普遍 [4] - 中国拥有8万多块银幕但优质内容供给不足,观众期望未被满足(如《哪吒2》将好电影标准提升10%) [3][4] 突围策略与技术应用 - 大麦娱乐通过虚拟拍摄、AI等技术降低拍摄成本,提升进度稳定性与成本可控性 [1][6] - 虎鲸文娱集团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全剧节省10%线下制作成本,拍摄效率提升60%以上 [6] - 光线传媒提出需改变行业利益分配格局,减少对票房的过度依赖 [1][4] - 万达电影启动"时光青春跃幕计划"培养青年导演,解决内容供给难题 [7] 收入结构优化与IP开发 - 《哪吒2》国内票房达154.39亿元,片方分成约46.7亿元,授权产品销售额已达几百亿元,未来或超千亿元 [3][6] - 迪士尼非票业务收入占比60%,行业可参考其模式拉升非票收入占比 [6] - 中国2023年成为全球第四大IP零售市场(零售额近1000亿元),但人均IP消费仅为美国的1/60,增长潜力巨大 [6] - 拓普电影认为IP产业链开发是当前市场重要机会 [7] 人才与供给瓶颈 - 万达电影强调需通过人才链接市场,解决优质内容持续供给问题 [2][7] - 刘正山指出电影投资依赖内源性资金,融资渠道收窄倒逼制作成本下降 [5] - 陈祉希呼吁培养国内外导演快速进入市场,产出符合观众需求的故事 [7]
直击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行业共话“降本提质” 各方摸索降低对票房依赖
证券日报之声·2025-06-17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