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一代代治沙人不畏艰难、植树造林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守望·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2025-06-17 05:52
今年6月17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黄沙退却,新绿涌动。截至2024年底,我国53% 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荒漠化防治离不开全民广泛参与,更离不开治沙人的接力坚守。从挖坑种树到沙漠锁边,逼退了沙线, 却熬白了头发;从"板上发电"到"板下种植",贡献智慧与力量,让防沙治沙更有科技含量;从"沙进人 退"到"绿进沙退",一代代治沙人接续传承,一个个绿色奇迹不断书写。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山 西、内蒙古、甘肃三地的治沙人,听他们讲述久久为功征战沙海、播撒希望的故事。 ——编者 山西右玉县村民王占峰扎根荒山种树40多年 一次选择 就是一生的承诺 本报记者郑洋洋 这是一双粗糙的手。和王占峰握手时,记者观察到,他的手心布满因劳动结下的茧子。王占峰是山西右 玉县牛心乡老墙框村人,30岁那年,他从几公里外的村子跑到石砲沟种树,这一待就是40多年。 "昨晚刚下了一场雨。趁着有水,赶紧上山看看。"王占峰凌晨4点就起了床,扛着铁锹上了山。 王占峰就住在靠近沟边的坡上。从屋门口往远处望去,满眼皆是绿意。绿草、樟子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