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跨平台引流 反诈防线如何“破壁升级”
环球网资讯·2025-06-17 06:15
电信诈骗现状与特征 - 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技术智能化、组织产业化、链条跨境化特征 [1] - 诈骗手法高度多样化 2025年监测到超过100种不同类型案例 并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 夏季以色情诱骗和虚假购物充值类为主 [3] - 诈骗目标人群呈现全年龄段覆盖特点 假冒"平台客服"类骗局使受骗群体从老年人扩展至年轻人 [4] 高发诈骗类型与手段 - 5类主要高发诈骗形式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贷、虚假理财、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 [2] - 高考季针对考生家庭的升学类诈骗高发 包括招生录取、查分改分、内部名额等类型 [3] - AI技术被黑灰产滥用 用于批量生成逼真文本图像 实施深度伪造 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涉诈应用 [4] 行业反诈技术措施 - 首创App反诈电子标识认证 试点中涉案量最高降幅达90% [2] - 推广"反诈名片"服务 公安机关反诈电话日均提醒量55万次 [2] - 抖音自研多模态大模型 每日封禁涉诈账号超8万个 拦截异常投稿评论超400万条 发送站内信提醒700万条 [4] 平台治理与用户防护 - 抖音新增客服联系记录、动态验证口令等功能 日均保护潜在受害人超5万名 [5] - 用户可通过拨打官方客服95152或使用"验证助手"进行信息核验 [5] - 平台邀请8位创作者担任反诈大使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反诈宣传 [5]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形成"打击、防范、治理、宣传"四位一体综合发力模式 [2] - 北京通管局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提升全链条打击效能 [5] - 需政府监管、企业履责、行业自律和用户参与同向发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