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木遇上期货:一把“金融钥匙”解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难题
新华财经·2025-06-17 15:13
产业现状 - 山东日照港岚山港区作为全国最大木材进口集散地,2021年月均到港量60万立方米,2023年降至30万立方米左右,降幅达50% [2] - 山东隆盛进出口有限公司月度购船量从2021年8-11船降至2023年2-3船,降幅超50% [2] - 木材加工企业普遍面临产能利用率下降,日照佳润木业设备运转率从100%降至50%,年产能从150万方降至40万方,加工利润仅剩0.5% [3] - 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建筑口料占比从90%压缩至50%,转向包装托盘和寿材生产 [3] - 山东凯兴木业40%产能转向木托盘和包装生产,计划对60%设备进行精度升级 [3] 期货工具应用 - 原木期货上市后企业获得价格风险管理能力,苏州佳树泰瑞从被动控制库存转向主动套期保值 [3] - 福汉木业组建专业团队,严格执行"只做套保"原则,年进口俄罗斯锯材200-300万立方米 [4] - 日照冠通木业在期货上市首日即进行卖出套保操作锁定原料价格,计划扩大套保规模 [4] - 上海亿帆保持每月1船进口节奏,15万立方米库存全部现货现款交易,计划7月尝试实际交割 [4]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原木期货推动全国统一价格体系形成,解决传统人工检尺标准差异达15%的问题 [6] - 模拟交割采用智能检尺设备实现自动检尺,检验效率提升且准确性提高 [6] - 日照临港国际物流新建12万方可交割库存的数字化监管仓库,符合交易所标准 [7] - 行业逐步接受国标检尺,现货贸易中采用国标检尺的情况增多 [7] -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认为期货上市标志产业进入金融赋能新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