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造“小精专优”双选会,民办大学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新京报·2025-06-17 16:42

学校就业策略与成果 - 毕业生初次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 [1] - 2025年毕业生数量在一千人以下 学校将毕业生分类管理并针对有就业意愿但未找到工作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 [1] - 学校深入推进“五共同”模式校企合作 打造“小精专优”双选会 [1] “小精专优”招聘活动 - 学校定期举办“小精专优”校园实习就业双选会 2024年9月至今已组织13场招聘活动 参与企业2794家 提供岗位21935个 [2] - 2025届双选会以“小规模、精匹配、专领域、优质量”为特色 吸引20家优质企业参会 提供231个岗位 覆盖金融、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等领域 [2] - 双选会岗位与学校专业设置匹配度高 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对口岗位 减少海投盲目性 [2] 校企合作与人才储备 - 学校将校企对接作为“一把手工程” 由书记、校长带队走访企业 2024年9月至今已走访企业105家 提供的岗位能够满足学校现有毕业生就业需求 [3] - 学校已建立100多家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让非毕业年级学生提前参与实习项目以锻炼提升就业竞争力 [3] - 通过项目化运作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等 形成“五共同”模式 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6] 分段式实习培养模式 - 校企合作将实习前置 在大一至大三各阶段进行 每年分两次定制培训 前期无具体专业限制 后期针对有意向从业的学生 [4] - 大一安排短期“感知类实习” 大二大三挑选学有余力、成绩出色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 大四毕业前进行长期实习 [4] - 该模式提高了学生求职面试通过率 并解决了毕业生入职后不适应的情况 [5] 实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获得实习机会 在真实行业中提高实践能力并了解行业所需技能 [6] - 实习经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意识到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积极备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