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监管框架发展 - 美国与中国香港近期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 标志着数字资产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1]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 [2] - 香港监管原则包括"价值锚定监管" 严格的牌照制度(2500万港元最低资本要求)和反洗钱机制 [2]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与功能 - 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如美元、港元)为数字世界提供交易清算与价值储存支撑 [1] - 与传统支付相比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实现秒级结算 费用可低至传统支付的十分之一 [1] - 7×24小时运作模式打破银行营业时间限制 提升全球资金流动效率 [1] 稳定币的商业逻辑与关键因素 - 稳定币商业逻辑与预付费卡类似 依靠锚定机制维持价格稳定 [1] - 使用场景和制度空间是稳定币成败的关键 如Libra因"超主权"性质挑战美元霸权而失败 [1] - 稳定币成功需要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 香港方案提出储备审计、用户资产隔离等要求 [3]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国推动稳定币立法构建"美元-稳定币-美债"闭环 USDT发行方持有超800亿美债 [2] - 在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 稳定币正演变为新型"美元化"形式替代当地货币 [2] - 稳定币作为现实世界与加密货币生态的纽带 未来将实现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 [3]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风险 - USDT规模大幅高于USDC 部分因其对洗钱等灰色需求的"灵活度" [3] - 硅谷银行危机曾导致USDC发行方Circle的33亿美元储备金被冻结 [3] - 稳定币价值高度依赖发行方信用 发行人财务恶化或运营失误可能触发风险 [3]
新财观|“稳定币”能否“稳定” 使用场景和制度因素是关键
新华财经·2025-06-17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