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外合作研究发现:万家灯火或悄然改变城市植被生长季长度
环球网资讯·2025-06-17 23:11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中外学者合作研究发现城市夜间灯光显著延长植被生长季长度 相比乡村地区可延长多达三周 其中夜间灯光影响超过城市热岛效应[1] - 研究由武汉大学夏军教授 佘敦先教授和美国范德堡大学孟林教授共同领导 成果发表于《自然-城市》期刊[1] - 过去10年城市夜间灯光强度平均增加10% 光照与温度共同调节植被生长周期[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研究分析2014-2020年北半球428个城市卫星数据 涵盖夜间灯光强度 近地表气温和植被生长季始末日期[3] - 从乡村到城市中心 夜间灯光呈指数级增长 对植被生长季始末时间的影响大于气温升高[3] 具体影响分析 - 城市植被生长季平均开始日期比乡村早12.6天 结束日期晚11.2天 合计延长约三周[3] - 夜间灯光对生长季结束日期的影响比对开始日期更明显[3] - 欧洲城市植被生长季开始最早 其次是亚洲 北美城市虽最亮但生长季开始晚于前两者[4] 区域差异与技术影响 - 夏季干燥温带气候带和无干季寒冷气候带中 夜间灯光对生长季开始影响更强[4] - 城市照明从高压钠灯转向LED可能增强植被反应 具体影响需进一步研究[4] 研究意义与建议 - 评估城市化对植被生态系统影响时 需同时考虑夜间灯光和城市热岛效应[4] - 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 该研究为城市生态规划提供新视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