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关系看未来(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2025-06-18 05:47
未来产业发展策略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兴技术快速产业化,未来产业进入加快形成期,需科学把握"快与慢"、"一域与全局"、"加法与减法"三组关系以推动发展 [1] - 北京海淀区通过机器人、CAR-T细胞治疗、通信卫星组网、氢能汽车等案例展示未来产业已进入实践阶段 [1] 快与慢的兼顾 - 技术浪潮下需快速布局:海淀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前已建设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出台专项政策提供算力、数据、融资支持 [2] - 原始创新需长期投入:艺妙神州十年高投入实现肿瘤细胞治疗药物中美临床试验突破,水木未来7年攻关研制首台国产高端冷冻电镜 [2] - 创新需平衡短期突破与长期培育,形成"创新雨林"生态 [3] 一域与全局的统筹 - 海淀区聚焦研发优势:依托37所高校、9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2个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加速成果转化 [4] - 制造环节外溢:因土地和劳动力限制,海淀区采用"研发在海淀、制造在外地"模式,例如与北京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形成"南箭北星"分工(卫星研制在海淀,火箭生产在外区) [4] 加法与减法的把握 - 政府做"减法":不干预企业具体创新项目,以"无事不扰、一次就好"原则降低企业运营负担 [5] - 政府做"加法":通过中关村专精特新服务站提供场地、人才、市场对接等精准支持,强化企业创新保障 [5] 未来展望 - 未来产业是"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需通过科学布局实现"撒种成林"的规模化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