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源看“智能向善”(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6-18 06:10
人工智能发展理念 - 核心观点强调"智能向善"理念,主张人工智能应成为普惠性公共产品而非加剧发展差距的工具 [1][2][3] - 开源策略通过降低技术门槛促进全球参与,打破"算力至上"旧模式转向"拼算法"创新 [1][3] - 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4] 技术应用案例 - DeepSeek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在缅甸地震救援中7小时内解决语言障碍问题 [1] - 日本企业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EZo模型在医疗保健和公共服务领域落地,衍生模型超10万个 [2] - 中国科协开源项目覆盖40多国180多位代表,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赋能 [3] 国际发展差距现状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4月发达国家AI准备指数0.68,新兴国家0.46,低收入国家仅0.32 [1] - 发展中国家面临科技企业短缺、技术人才不足和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 [1] 中国实践与贡献 - 通义千问和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技术普惠化,降低应用成本 [2][3] - 中国倡议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举办2期跨国研讨班 [3] - 技术发展融合"和合共生"文化理念,反对技术霸权与筑墙断链 [3][4] 行业生态趋势 - 开源模式加速AI生态构建,促进全球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 [2][3] - 类比电力普及历史,AI需通过技术突破与伦理规范实现规模化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