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考,寻找亿万年前的生命(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2025-06-19 05:53
徐星的学术成就 - 徐星和同事命名的恐龙新物种超过80个 [3] - 发表了300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5] - 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恐龙院士" [5] - 首次用汉语拼音直接命名"寐龙",之后又命名"奇异帝龙""朝阳传奇龙"等具有中式风格的恐龙名字 [5] - 《自然》杂志评价徐星革新了恐龙进化研究,已对60多个物种进行了命名 [5] 重要科学发现 - 1997年发现"意外北票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保存有羽毛的镰刀龙类恐龙化石 [2] - 21世纪初发现前后肢均具飞羽的小盗龙,提出四翼恐龙假说 [4] - 2011年在新疆五彩湾发现保存非常好的暴龙家族化石 [4] - 2015年发现奇翼龙,这种恐龙有着类似蝙蝠的皮膜翼 [5] 野外考察经历 - 经常在无人区一天行走二三十公里,连续工作一两周 [6] - 风餐露宿是团队的日常,有时甚至要与狼群争食 [6] - 在蒙古国的戈壁上作业时,为节约水连续20天不能洗脸刷牙 [6] - 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工作时腰部受伤,忍痛穿越戈壁 [7] 科普工作 - 所著《未亡的恐龙》获评全国十大科普好书 [2] - 为小学四年级课文《飞向蓝天恐龙》反复推敲,几易其稿 [10] - 科普讲座场场爆满,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孩子关注自然和科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