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运动发展现状 - 攀岩分为速度、攀石和难度三个小项,其中难度和攀石历史最为悠久,比赛线路由定线员在人工岩壁上排列岩点组成,每场比赛线路不同 [5] - 由于攀爬线路和动作库千变万化,培养一批成熟的攀石和难度选手需要漫长周期 [5] - 中国仅有潘愚非、张悦彤、骆知鹭三名选手在世界大赛中进过决赛 [5][8] 中国攀岩运动突破 - 潘愚非在攀岩世界杯伯尔尼站男子攀石决赛中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攀岩在攀石项目中的世界大赛首金 [1][2] - 2017年潘愚非在世界杯分站赛上获男子难度铜牌,2019年铜牌变银牌,2021年成为首位征战奥运的中国男子攀岩选手 [5] - 2021年被国际奥委会官网称赞为"改写了中国攀岩运动的历史" [5] - 2024年6月7日在布拉格世界杯分站赛攀石决赛获得第五名,6月15日在伯尔尼站夺冠,连续刷新历史 [18] 运动员培养模式 - 2023年潘愚非前往欧洲单独训练,团队仅有一名中方教练,需自行处理食宿、场地、交通、预算等事务 [12][14] - 训练内容需与外教商定,训练条件需自行争取,跨国参赛需精细规划 [14] - 大赛前需联合多国选手才能请到高水平定线员 [14] 运动员心理建设 - 东京奥运会后潘愚非陷入低谷,国际赛事排名跌至四五十名甚至七八十名,出现自我怀疑 [9] - 2023年欧洲训练经历显著提升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12][14] - 2024年赛季初小臂拉伤后调整心态,专注于攀爬本身而非结果 [16][18] 攀岩运动特质 - 攀岩魅力在于攀爬过程本身,每条线路都是全新挑战 [16] - 运动员需保持对攀爬最原始的热爱,才能持续突破 [16][18] - 攀岩如同解谜,需先了解自身特点才能破解线路 [16]
以痛为阶 一枚中国首金背后的攀登
新华网·2025-06-19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