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 - 能之光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2] - 上市委员会问询集中在经营业绩真实性 要求说明前二十大客户分产品分年度的收入 毛利 毛利率情况 并分析毛利率变动原因及逐年上升的合理性 [2] - 要求结合高毛利率产品的竞争优劣势 与竞争对手毛利率水平对比 下游客户开拓及需求变化 说明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 - 要求说明配方优化的具体内容 过去实施情况及未来可持续性 并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能向下游传导 [2] - 能之光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应用于汽车 线缆 电子电器 复合建材 阻隔包装 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3] - 2021年至2024年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 29亿元 5 56亿元 5 69亿元及6 11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0 48万元 1580 02万元 4318 29万元及5080 26万元 [3] - 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70%以上 2024年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3] - 北交所两轮问询均关注业绩增长持续性 毛利率上涨合理性及真实性等问题 [3] - 公司拟募集1 60亿元 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3] 行业动态 - 6月前两周北交所IPO获受理7家 相较5月继续提速 2025年A股已受理49家企业 占去年全年受理总数超六成 [4] - 北交所已受理29家企业 上交所受理13家(主板4家 科创板9家) 深交所受理7家(主板3家 创业板4家) [4] - 6月新受理企业创今年新高 截至6月18日已受理22家 占今年全年受理总数的45% [5] - 每年6月下旬起 IPO受理将迎来持续10天左右的高峰期 [5] - 北交所"深改19条"逐步落实 市场功能更趋完善 去年以来不少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选择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申报 [5] - 监管部门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新增IPO项目均符合服务科技创新的特性 [5] - 证监会持续深化发行上市 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 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 引导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 [6] - 多层次市场体系对科技创新的覆盖面有效拓展 主板 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和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各具特色 错位发展 [6]
能之光北交所IPO过会,北交所首发受理速度持续加快
新京报·2025-06-19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