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文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源头活水与价值启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金融重要论述与实践
新华社·2025-06-20 09:03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渊源 - 以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思想指引,创造性开展金融工作[6] -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实践贯穿始终,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6]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守正创新基因,普惠金融践行"民为邦本",绿色金融体现"天人合一"[7]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鲜明特点 - 政治性与专业性结合: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位列"八个坚持"之首,2017年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23年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10] - 效率与公平协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效率,金融扶贫机制支持脱贫攻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深化小微企业服务[12] - 自主性与开放平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A股纳入全球指数[14] 福建金融实践源头活水 - 金融体制改革:1985年厦门首创15年金融发展战略,提出离岸金融概念,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8][19] - 金融扶贫创新:1989年宁德下党乡升格信用社填补服务空白,首创"活立木贷款"激活林业信贷[20][26] - 风险防控实践:1988年宁德治理"标会"乱象,1997年华闽公司债务重组成为中资企业成功案例[22][23] - 支持实体经济:协调1800万美元科威特贷款扩建厦门机场,担保租借波音飞机解决厦航运营难题[25] 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 - 经济金融共生: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60年27%降至10%,中国构建金融与产业共生体系避免"脱实向虚"[37][39] - 普惠金融标杆: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宁德创新渔排养殖贷、福茶契约贷等产品[40][41] - 绿色金融领先: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万亿元,福建推出"碳汇贷""蓝碳保险"激活生态资产[43] - 开放合作模式: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平台治理协调[44][45] - 风险防控体系: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9%低于全国水平,形成"党管金融+宏观审慎+功能监管"模式[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