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 萧山如何探索“最优解”
杭州日报·2025-06-20 10:42
AI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 企业实践 - 杭州帝凯工业布引入AI验布机替代传统人工抽检 人工检出率仅50%而设备可24小时运作且准确率超90% 人力成本减少30%-40% [5][7] - AI验布机瑕疵识别种类从13种扩展至20余种 并部署国产算力服务器DeepSeek应用 实现销售、库存等多平台数据整合分析 [8] - 兆丰机电、水木物联等企业分别在刀具瑕疵检测、印染工艺优化等领域探索AI应用 形成跨行业解决方案集群 [8] 政府推动 - 萧山区召集8家制造业企业与9家AI服务商共建应用场景 计划打造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模板以消除企业对AI"动态模糊性"的顾虑 [9] - 杭州市政策明确支持萧山发展智能制造等融合型产业 区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算力券" 单企业最高可申领100万元 [10][11] - 通过"揭榜挂帅"、"双向编制池"等机制构建政策-数据-产学研协同生态 加速AI技术落地 [11] 专家建议 - 当前瓶颈在于复合型AI人才短缺 需创新"人才共享"机制促进学术与产业对接 [12]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激励试点 建设工业公共数据语料库 推动算力普惠共享降低应用成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