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助攻”还是“乌托邦”?给“AI医生”把个脉
每日商报·2025-06-20 15:31
今年4月,一则"上海一患者被AI医生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的新闻在网上疯传,引发广泛关注。后被证 实该消息为假。面对舆论发酵,国家卫健委迅速发声,表示已介入调查网传信息源头,并强调"AI仅是 医疗工具,医生仍是责任主体"。官方重申了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 则》,明确AI作为医疗器械管理,若因设备缺陷导致误诊,患者可向医院和厂商共同追责;但医生作 为最终决策者,仍需对诊疗结果负主要责任。 2025年被视作"AI元年",今年来,国内医疗AI领域迎来井喷式爆发。据统计,国内已有上千家医院先后 宣布完成DeepSeek开源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年初,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 医院正式上线应用。医疗AI大模型成为各个医院重点布局的热门赛道……AI与医疗的全面融合似乎不 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一面是强劲刮起的产业风潮,一面是争议不断,医生和患者该如何选择?AI医疗究竟是一场"资本游 戏",还是一次医疗深度改革的"神助攻"? "半夜发烧,不想跑医院,就在APP上问了'AI医生',它建议我先吃退烧药观察,第二天症状加重的话再 去医院,后来到医院确诊了流感。"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