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钢用在刀刃上!“无陪护病房”能让人放心吗?收费贵不贵?观察梳理↓
央视网·2025-06-20 16:10

政策背景与试点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自2025年6月起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优先在老年医学科、神经科、骨科等一级护理住院患者占比较高的科室推广[1] - 试点模式为在患者或家属自愿基础上,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生活照护服务,实现"无陪护病房"[1] 推广难点与挑战 - 传统观念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无陪护"模式,仍倾向家属亲自照顾[4] - 专业护理员数量不足且薪酬待遇不高,招聘困难[10] - 家属参与医疗过程减少可能增加医疗纠纷风险,需建立医生-护士-护理员稳定团队及家属参与考核机制[6] 服务模式优势 -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案例显示,96%住院患者自愿选择免陪照护服务,医院按患者自理能力划分7个等级对应不同收费标准[14] - 护理员需提供亲情式陪伴、生活服务及专业照护知识,形成固定团队后签约率从初期不足10%提升至50%[16][18] - 广西73家医院已开设1万多个免陪护床位,桂林市人民医院为首批试点[18] 收费体系与医保支持 -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对完全失能患者收费3900元/月,长护险补助1997元后自付不到2000元[23] -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一对一"服务200元/天,较市场价260-350元/天更具价格优势[25] - 厦门将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按100/160/230元/天三档收费,患者仅自付30%[26]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0月设立价格项目后,各地陆续出台指导价[25] 典型案例效果 -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2000名患者中80%为失能失智老人,89岁脑梗患者家属反馈专业护理员在翻身、擦身等操作上显著优于无培训护工[12] - 北京大学专家指出历史上前市场化医疗机构普遍实行无陪护制度,认为全面无陪护是发展趋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