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物明投资成立于2015年6月1日,专注于医疗健康赛道,创始团队包括张英杰、虞文彬和张宗友[2][3] - 公司从最初Pre-IPO业务转向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天使、VC、成长期、Pre-IPO和并购投资[9][10] - 2025年公司战略转型为"天使投资+产业运营"模式,强调长期主义[6][7] 行业背景 - 2015年被称为"中国医药创新元年",药审改革、药品价格放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3] - 2015-2024年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总额超1.23万亿元,A股医药上市公司从214家增至516家,港股从77家增至244家[8]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113起,总金额超460亿美元,活跃创新药数量3575个全球第一[28] 核心投资项目 - 早期投资:先通医药(放射性药物龙头)、华先医药、先健心康等[10][20] - Pre-IPO投资:迈瑞医疗、宜明昂科、罗欣药业等[10] - 并购项目:普什制药(BFS无菌制剂)、新疆天山雪莲制药(雪莲口服液)[10][19] 战略转型关键事件 - 2017-2018年收购普什制药100%股权,后因连年亏损促使公司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运营[10][13] - 张英杰亲自出任普什制药董事长,通过三年运营实现扭亏为盈[15][17] - 团队深度参与被投企业经营,如虞文彬担任先通医药董秘兼CFO[20][21] 投资理念演变 - 从"快进快出"转向长期持有,项目持有周期可达十年以上[24][25] - 注重创业者品行操守,案例包括高瑞电源(非医药领域但信任创始人)[23] - 强调"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聚焦企业经营而非资本运作[19][20] 行业趋势判断 - 生物医药领域IPO套利模式失效,需深耕产业价值[27]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获批53款新药(30款国产+23款进口)[29] - 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工程师红利和创新药发展潜力[28][30]
十年投资,难回从前:一家医药创投机构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