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成立,系东城区首所“科学”命名校
新京报·2025-06-20 20:18

学校成立与定位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正式揭牌成立,是东城区第一所以"科学"命名的学校,核心特色在于深度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博物馆、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虚实融合的"科学教育场域元宇宙" [1] - 该校创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北京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今年恰逢建校75周年 [3] - 教育集团将进一步整合联盟资源,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提供全链条支持,致力于打造区域科学教育新标杆 [3] 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 - 教育集团聚焦"人工智能、航天、生化、人文经济"四大领域,与清华、北航、北理工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 [4] - 创新构建"探Mi"三层科学教育工作体系:"探秘"层面向全体学生夯实科学通识基础,"探觅"层为创新发展学院学生提供拓展延伸,"探Me"层通过导师制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 [4] - 建立"基础课程+实践平台+个性化发展"联动机制,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课程资源库 [6] 师资与联盟建设 - 构建"科学导师团队",依托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实践联盟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 [6] - "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实践联盟"由北京市科学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壁垒 [7] - 实施"1+N"导师制,聘请中科院院士、高校教授担任学术导师,开展"启明讲堂"指导学生"微科研" [7] 学生成果与展示 - 学生团队展示了仿生机器人、DNA荧光纳米簇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空间站模型等多项科技作品,在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7] - 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关注素养提升而非超前学习,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激发自主学习活力 [8] 专家支持与指导 - 我国首批航天员吴杰被聘为"航天科技导师",将通过科普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引领 [10]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太阳物理专家汪景琇被聘为科学实验学校教育顾问,现场点评学生作品 [7] 政府支持与规划 - 东城区副区长表示此次成立是深化科学育人实践、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11] - 东城区政府将从政策扶持、资源调配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