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6.35毫米→2.5毫米 企业创新突破蝶变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
央视网·2025-06-21 15:38

风电光伏储能需求 - 风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无法做到随用随发,对新型储能需求非常迫切[1] - 钒液流电池能将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到电网中,起到巨型"充电宝"作用[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原从事钒化学品提纯,用于航空航天、催化环保领域,后敏锐抓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契机[5] - 公司十几年经营亏损仍坚守主业,持续投入研发,最终成为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企业[1] - 2024年下半年实现新产线后订单量急剧增加[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29] 技术突破 - 电堆是电池系统"心脏",最初膜材料1平方米近600美元,5兆瓦项目成本达300万美元[10] - 公司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实验室,探索钒电池大规模产业化[11] - 突破膜材料、双极板材料、电解液等核心技术,实现完全国产化[12] - 电极厚度从6.35毫米降至2.5毫米,经历多年技术迭代[18] - 最终电堆仅用原先三分之一材料达到同样储能效果,性价比大幅提升[20] 研发投入 - 公司每年增加研发费用,即使亏损也优先保障研发物料[17] - 十几年来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24] - 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实现技术自主可控[24] - 申请及授权500多项国内外专利,成为行业标准引领者[24] 政策支持 - 当地政府指导公司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给予科研经费支持[20] - 政府建立企业服务机制,帮助公司获批中央补助资金3392万元[22] 行业地位 - 公司牵头制定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标准及国际IEC标准[26] - 2025年将完成三峡200兆瓦/1吉瓦时储能电站交付,推动行业进入吉瓦时时代[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