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洗稿”(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2025-06-23 06:10
洗稿的"成果",多数为自媒体自用;也有人投稿报纸杂志谋求发表,甚至于"一稿多投"。现实中,我们 发现一个现象:洗稿与一稿多投常常是关联着的。或者说,洗稿者更喜欢一稿多投,反正得来不甚费工 夫,多投多发,以赚取更多稿费。这里面的逻辑是一致的,就是不投入对应的劳动,却想获得对应甚至 更多的报酬。 无论是洗稿还是一稿多投,对编辑劳动都是一种消耗与浪费,也往往给媒体带来不少麻烦。学术界普遍 遵循"首发"原则,媒体也是如此——我知道很多报纸都跟作者强调过"首发"的规则。 那该怎样应对洗稿呢?我认为,与洗稿者相关的平台首先要负起责任,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针对洗 稿的听证合议机制,甚至可以增加曝光的频次,一旦确认为洗稿,就及时公布曝光,加大惩罚力度。同 时,要让洗稿投诉举报流程更为简明可行,无论是第三方或是被侵权者的举报,都应得到及时、公正的 处理,从而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阻断洗稿现象的发生。 如果有严重的洗稿事件发生,甚至于涉嫌犯罪的,就需要依法加以惩罚。上海有个三人团伙,利用AI 软件洗稿获利。今年初,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三名被告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 徒刑一年十个月不等,并处罚金。这就是一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