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也要更“智能”
环球网资讯·2025-06-23 08:39
人工智能时代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如AI聊天助手成为学习伙伴和精神陪伴工具 [1] - AI互动具有私密性特征,传统针对公开网络渠道的保护模式难以有效监管不良内容传播 [1] - 未成年人正积极运用AI技术进行智能体开发和内容创作,但存在自制内容低俗化、擦边现象 [2] 新型网络生态风险特征 - AI技术使不良信息呈现动态变异特征,如厌学诱导、校园欺凌、网红儿童营销等改头换面逃避监管 [3] - 未成年人可能从网络侵害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尤其在饭圈追星领域出现有组织网络暴力行为 [3] - 批量生成的AI谣言、擦边内容对现有内容生态治理体系形成持续性挑战 [3] 行业治理与技术创新方向 - 需在AI开发全流程(数据训练、模型优化、应用场景)嵌入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4] - 保护模式应从被动隔离转向主动生态建设,利用AI技术营造健康内容环境 [4] - 需建立动态追踪机制应对新型不良内容变体,结合专项治理行动实施精准打击 [3][4] 未成年人数字能力发展 - 未成年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展现出较强的AI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智能体设计与传播 [2] - 技术能力提升带来双刃剑效应,既加速学习成长也扩大潜在侵害能力 [3] - 根本解决路径在于提升数字素养而非简单管控,需构建正向培育体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