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泡玛特股价回调 - 泡泡玛特股价从历史高点下跌超15%,市值蒸发超500亿港元[1] - Labubu隐藏款"本我"三日成交均价下跌45%至2547.8元,非隐藏款"爱"下跌54%至206.83元[2] - 6月20日股价收跌3.62%至239.6港元/股,全天成交额接近100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6.17亿港元[2] - 一周累计跌幅达12.11%,较6月12日283.4港元/股高点下跌超15%[2] - 6月22日股价反弹1.92%至244.2港元/股,市值3279亿港元,较3800亿港元高点蒸发521亿港元[3] 新消费三姐妹集体降温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分别从高点回调超15%、19%和17%[1][4] - 老铺黄金市盈率(TTM)95.63倍,泡泡玛特97.17倍,蜜雪集团42.12倍[4] - 传统消费股对比:贵州茅台20.04倍,迪士尼23.7倍,孩之宝22.58倍[4] - 老铺黄金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店后股价反弹7.18%至881港元/股[6] - 蜜雪集团6月22日收涨3.4%至531.5港元/股[6] 机构观点分歧 - 部分投行警告泡泡玛特估值过高,Labubu价格震荡反映潮玩市场脆弱性[3] - 摩根大通将目标价上调至330港元/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达35亿元人民币[3] - 新消费板块市盈率已透支未来3-5年增长预期[4] - 富国基金看好新消费企业成长初期空间,持续关注情绪消费、性价比消费和出海方向[5] - 摩根士丹利认为老铺黄金新加坡门店战略意义远超财务贡献[6] 行业趋势分析 - 新消费投资进入冷静期,从追捧情绪溢价转向深挖真实复购[4] - 市场降温是重构认知、修正新消费投资框架的最佳窗口[1][4] - 新消费赛道整体过热,相关股票市盈率过高[4] - 机构认为市场正在从迷信渠道铺货转向解构人群画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