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支银龄民乐团的“金色旋律”(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2025-06-25 06:01
公司发展历程 - 北京天坛琴之声民乐团成立于2009年,由音乐爱好者自发组建,最初只有二胡、扬琴和笛子三种乐器 [2] - 经过16年发展,乐团乐器配置已扩充至扬琴、二胡、琵琶、笛子、唢呐、大阮、中阮、笙、三弦等民族乐器,并加入大提琴、电贝司等西洋乐器 [1] - 乐团从最初以乐会友的业余团体,逐步吸引退休唢呐名家、专业院团科班乐手加入,演奏水平不断提高 [2] 运营模式 - 乐团每周六下午固定在天坛公园举办公益演出,坚持16年不间断 [2] - 演出持续3个多小时,每次演奏30多首经典曲目 [5] - 采用无指挥模式,乐手通过默契配合完成复杂曲目演奏 [1] 用户群体 - 核心观众为65岁左右的老年乐迷,部分忠实粉丝追随乐团近10年 [1] - 演出吸引多年龄段观众,包括盘腿聆听的儿童、坐轮椅的银发老人以及用镜头记录的外国友人 [5] - 每场演出前排位置需提前抢占,观众自发携带拍摄设备记录演出 [1] 行业特征 - 民间音乐团体通过长期坚持可形成稳定观众群体和品牌影响力 [2][5] - 民族乐器合奏具有独特魅力,能跨越年龄和地域限制产生广泛共鸣 [5] - 业余音乐爱好者通过持续练习和专业人才加入,可达到较高演奏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