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成效解码
中国电力报·2025-06-25 13:17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结束416天连续试运行后正式转正,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中首个实现正式运行的省级市场,全国第6个迈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 [1] - 湖北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荆楚实践" [1] 运行端实现"三个转变" - 电力生产领域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跨越,68台统调燃煤电厂、288座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全部"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成本低、效率高的机组优先发电 [2] - 华能阳逻电厂通过优化报价策略,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提升4%,度电结算价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 [2] - 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系统日均完成100多条电网断面96点潮流校核,自动出清3.4万条交易结果 [2] - 新能源管理实现从粗放到精准的转变,新能源出力预测准确率从94%跃升至96%,AGC投运比例由10%提升至70% [3] - 通过"省内市场协同+省间市场互济"机制,湖北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25.2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0万吨 [3] 供给端推动"三个竞争" - 强化同源竞争,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面推向市场,1~5月全省煤电市场化结算均价同比下降4分/千瓦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12亿元 [4] - 全省所有煤电机组完成深度调峰改造,新增调峰能力682万千瓦,华能阳逻电厂机组平均深调能力较市场平均水平高出5%,多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约2.3亿千瓦时 [4] - 推进多源竞争,新能源新增装机1138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达4665万千瓦,新能源首次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4] - 鼓励内外竞争,湖北电网通过6直22交与四大区八省市互联,形成"全国电力超市"模式 [5] 消费端落实"三个引导" - 引导网源协调发展,建立现货节点价格机制,通过价格差异反映区域电力供需状况 [6] - 引导煤电主动调节,2024年全省煤电机组顶峰和深调能力分别增加约60万千瓦和50万千瓦 [6] - 引导用户科学生产,武汉某工业园区通过虚拟电厂聚合200余户企业,在电价高峰减少用电15%,低谷增加20%,年节省电费超500万元 [6] - 现货运行以来,湖北省午间光伏大发时段用电负荷增加200万千瓦,年增新能源消纳10亿千瓦时 [6] 虚拟电厂建设成效 - 全省推动25家灵活性资源以虚拟电厂形式接入系统,接入可调用户数量2248家,总容量2057.68万千瓦,累计验证双向调节能力253.69万千瓦 [7] - 在省间填谷市场累计启动7次,调节电量361.37万千瓦时 [7] - 预计2025年底湖北电力市场主体数量有望突破1万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