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文润铁打赋长歌——解码古城襄阳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2025-06-25 14:06

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 - 襄阳作为"七省通衢"之城,是贯通南北、连接水陆的交通枢纽,孕育了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 [1] - 襄阳拥有4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和数千首诗词记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地理坐标和精神原乡 [5] - 2018年起实施两轮"古城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修缮6处城墙,31家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腾退,培育文旅新业态 [8] - 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融合小吃、手工制作、非遗展示等业态,"襄阳礼物"文创店开发昭明台便签本、古城墙冰箱贴等特色产品 [8][10] 工业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三线"建设时期建成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等40多家企业,奠定工业基础,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39个工业行业大类集群 [12] - 汽车产业曾占工业"半壁江山",但新能源转型滞后导致增长放缓,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的抉择 [14] - 襄阳推动产业链重塑: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如美利信科技100秒下线发动机缸体),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16] - 东风纳米01新能源汽车120秒下线一辆,销往全球40余国,海外销量突破1.7万辆,并针对不同市场进行适应性改进 [16][22][24] 交通枢纽与开放发展 - 清代汉江年通行船只约2万艘,建有21座跨省会馆,体现"汇通南北"的商业地位 [19] - 现代襄阳形成高铁(1.5小时到武汉)、高速、水运、航空交织的立体交通网,"米"字形高铁枢纽增强连接"一带一路"作用 [21] - 刘集机场开通3条国际航线,年国际旅客2.5万人次,新增10条国际物流通道和4个国际友好城市 [21] - 襄阳高新区每150秒下线一辆商用车,每90秒生产一根全球供应的电驱动车桥,目标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