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鼻“神药”违法添加,惯犯能否“刑罚伺候”
新京报·2025-06-25 17:19
一款几块钱的鼻喷产品,却让19岁的大学生小余痛苦不堪。在使用了4个月"濞秒通"后,原本一喷就通 的"神药"逐渐失效,小余的鼻塞24小时持续不断,只能张嘴呼吸,经临床诊断为"减充血剂依赖"。 6月25日新京报的报道,揭开"濞秒通"等"神药"面纱。明明是"消"字号产品,却通过各种误导,让鼻炎 患者相信它有药的疗效。等患者终于明白用它治鼻炎无异于饮鸩止渴时,伤害已经造成。 "消"字号产品,只有消毒功能,而不具备治疗效果。与药品不同,"消"字号产品无需做临床药效及用药 安全等实验,审批相对简便,上市快。因为这些特点,一些不法商家选择用它"挣快钱"。 从报道中可知,商家"挣快钱"最常用的是两招。第一招是虚假宣传,淡化甚至隐藏其"消"字产品的本来 面目,让患者相信它是可以信赖、可长期使用的药品。 第二招是让患者迅速看到"疗效"。为此,违法添加减充血剂成分成为常用手段。 法律对"消"字产品的规范,不像对药品那样严格,但并非无章可循。《消毒管理办法》从"卫生要 求"到"生产经营",从"监督"到"罚则",对"消"字号产品做了全方位规范。包括违法添加、虚假宣传在 内,商家每一个环节的违规,都有行政处罚的依据。 可见,在这件事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