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财观 | 虚拟资产监管创新与深化:强化稳定币双重角色 香港数字金融生态将步入新阶段
新华财经·2025-06-25 19:47

虚拟资产市场规模与监管创新 - 全球虚拟资产市场规模于2024年突破3万亿美元,稳定币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1] -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专项立法[1]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中承担双重角色:价值稳定器和生态连接器,支撑DeFi借贷、跨境支付等核心场景[1] 香港虚拟资产基础设施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香港共有10家有效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规模最大,持有1、7号及AMLO牌照,提供27种可交易货币[2] - HashKey平台资产管理规模达100亿港元,累计交易量超6,000亿港元,8家机构正在申请牌照[2] - 香港金管局推动Ensemble项目,探索批发层面wCBDC,验证代币化资产、存款与wCBDC的技术互通性[2] 稳定币沙盒测试与商业应用 - 中银香港于2024年10月完成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交易的概念验证,实现代币化存款与资产的同步实时交割[3] - 稳定币沙盒首批3家发行人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及渣打银行等联合申请方,计划推出港元挂钩稳定币[3] - 京东稳定币(JD-HKD)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3]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国际比较 - 香港允许多币种锚定,支持港元稳定币发展,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预留空间[4] - 相比欧盟MiCA法案,香港监管框架更灵活,注重技术中立和风险特征监管,给予市场更多创新空间[5] - 香港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有望吸引全球Web3.0项目,成为稳定币及虚拟资产生态的核心枢纽[5] 稳定币的合规与安全性 - 信评公司可作为第三方机构评估持牌稳定币发行机构资质,合作获取实时审计数据、链上交易记录[5] - 评估方法需接轨国际市场实践,建立稳定币评级标准的全球互认,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