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工智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2025-06-26 06:2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驭势科技的"人工智能司机"已应用于千余台车辆,包括香港机场摆渡车和内地工厂物流车,累计安全行驶5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44圈多 [1]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均占全国一半以上 [1] - 北京备案上线大模型产品132款,居全国第一 [2]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悟界"系列大模型,能在虚拟空间模拟物理世界运行并预测变化 [2] - 智源研究院走出的人才已创办10多家核心技术企业,其中1家估值超百亿元,5家超10亿元 [2] - 北京已建设23家重点实验室和4家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 [2] 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经开区"模数世界"社区直连5000P公共算力资源,算力成本降低30% [3] - 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汇集20余个行业海量数据 [3] - 2025年一季度北京新增智能算力1.1万P,总规模超3.3万P,汇聚数据集180余个,数据总量超2000TB [3] 开源生态建设 - 智谱华章发布全球首个能深度思考并执行的智能体"AutoGLM沉思",开源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超4000万次 [4] - 智谱华章联合发起Z基金出资3亿元支持全球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4][5] - 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研讨班,35个发展中国家代表参与,智源大会开幕式吸引205万观众 [5] 政策支持与规划 - 北京出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3] - 北京市科委表示已在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要素、创新生态等方面形成系统布局 [5] - 北京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