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起式基金:在“生死劫”与“新机遇”之间的市场博弈
经济观察网·2025-06-26 11:44

发起式基金市场现状 - 发起式基金市场呈现发行与清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35只发起式基金清盘,其中6只规模不足千万元,另一方面146只新发起式基金成立,发行总规模324.81亿元 [1][2][4] - 发起式基金成立需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并持有满三年,但若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将自动终止 [2] - 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占清盘基金总数的28%(35/125),占新发行公募基金总规模的6.45%,较去年同期的5.34%有所提升 [2][4] 发起式基金清盘原因 -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设计和策略,难以在13000只基金中脱颖而出 [3][7] - 渠道推广乏力,银行等零售渠道偏好风格均衡产品,忽视规模小、波动大的发起式基金 [7] - 运营成本高侵蚀收益,部分基金过于依赖机构资金,投资方法易受机构客户影响 [3] - 定期开放产品流动性限制加剧规模增长难度 [3] 发起式基金发行热度不减的原因 - 成立门槛低,不受2亿元募集规模和200人持有人数量限制,便于逆周期布局 [4] - 灵活性高,可快速推出新产品抢占细分赛道,如医药医疗主题基金 [4][5] - 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机构出资认购增强投资者信心 [5] 发起式基金面临的挑战 - "低进高出"模式导致规模压力大,市场波动时易陷入清盘困境 [6] - 退出机制严格,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即终止,而普通基金仅需上报解决方案 [7] - 业绩表现分化,既有亏损超50%的清盘基金,也有盈利2.88%仍被迫清盘的案例 [2]